總網頁瀏覽量

童樂語言治療所 - 語言治療 FAQ

 

童樂語言治療所 - 語言治療 FAQ

1. 語言發展與遲緩

🔹 Q:孩子幾歲應該開始說話?
一般來說,孩子在 6 個月 會開始發出「咿咿呀呀」的聲音,1 歲左右 會開始說出單字(如「媽媽」、「爸爸」),2 應該能夠組成兩個字的短句(如「要餅乾」)。如果 2 歲仍沒有說話,建議諮詢語言治療師。



🔹 Q:語言發展遲緩的常見原因是什麼?
語言遲緩的可能原因包括:

  • 聽力問題(如中耳炎、聽損)
  • 語言環境刺激不足
  • 語言發展障礙(如發展性語言疾患 DLD
  • 神經發展問題(如自閉症、智能發展遲緩)

🔹 Q:孩子 3 歲還不太會說話,需要語言治療嗎?
3 歲時仍無法說出 2-3 個字的句子,或詞彙量少於 200 個,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。建議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,以確認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的情況。


2. 語言治療的相關問題

🔹 Q:語言治療適合哪些孩子?
語言治療適用於以下情況的孩子:

  • 語言發展遲緩(說話慢、詞彙量少)
  • 語言理解困難(聽不懂指令、無法理解問題)
  • 發音困難(講話含糊不清、音節遺漏)
  • 社交語言問題(難以與他人對話、缺乏眼神接觸)
  • 口語表達困難(無法完整表達想法)

🔹 Q:語言治療怎麼進行?
語言治療師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個別化計畫,常見的方法包括:

  • 遊戲互動(透過繪本、積木等工具增加語言輸出)
  • 口語訓練(強化發音、詞彙使用)
  • 親子策略指導(教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)

🔹 Q:語言治療需要做多久?
治療時間依孩子的情況而定,有些孩子幾個月內就能顯著進步,而有些則需要更長時間的訓練。定期與治療師溝通孩子的進展,並配合在家練習,能加速治療效果。

3.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語言發展?

🔹 Q:在家可以做哪些練習來幫助孩子?
家長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促進孩子語言發展:

  • 多與孩子對話,用簡單句子描述日常活動(如「我們要吃飯囉!」)
  • 多讀繪本,讓孩子聽故事並鼓勵他們說出圖片內容
  • 玩互動遊戲,如角色扮演、問答遊戲,增加語言使用機會
  • 減少螢幕時間,避免孩子習慣被動接受資訊而不主動表達

🔹 Q:孩子說話時發音不清楚,這正常嗎?
2-3 歲的孩子仍在學習發音,一些發音錯誤(如「狗狗」發成「勾勾」)是正常的。但如果 4-5 歲仍有明顯的發音問題,如「咬字不清」、「漏掉音節」,建議諮詢語言治療師。

4. 語言治療的補助與資源

🔹 Q:語言治療有補助可以申請嗎?
台灣的早期療育(早療)計畫提供語言治療補助,家長可向當地衛生局或社會局申請。若符合資格,每年可獲得一定額度的治療補助。

🔹 Q:如何預約語言治療?
家長可以透過童樂語言治療所的聯絡方式預約評估,或洽詢兒童發展評估中心,了解適合的治療機構。


童樂語言治療所

📍 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撫順街41巷1-6號(民權西路站一號出口)

📱 聯絡方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