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Navigation Menu

爸爸不該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-親子共學

我們的父親,不論在成長過程中是出席還是缺席,都在我們生命中扮演重大的角色。


父親的角色與樣貌因著時代流動,父親獨一無二的重要性愈來愈受到重視。
以往講到家庭親職角色,幾乎直接跟母職劃上等號,父親在家裡只是個「賺取麵包的人」,
在情感給予和生活照顧面,父親的功能似乎不大。但研究一致指出,父親從來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。


父親多陪伴,有助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


蘇珊‧麥海爾博士指出,在陪伴孩子時,父親往往能不受外界的干擾,全心關注孩子,如此,可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和認同感。(當然這種陪伴不是待在旁邊滑手機),此外,父親和孩子一對一相處時,通常玩得比較盡興,能夠和孩子凝聚一種「玩伴間的互動情誼」,對於發展社交技巧極為重要。研究還發現,在和孩子相處時,父親比母親更容易受到感染,使自己更具童心。

據美國《每日健康》報導,多和父母親一對一相處,有助於青少年的心智發展。尤其,和父親獨處的時間愈長,青少年的自尊心及社交技巧愈有顯著的提升。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顯示,孩子從出生到12歲,與父母共處的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,但與父母獨處的需求則呈現上升趨勢,直到15歲才開始減少。

《好個性勝過好成績》一書提及美國一項一九五○年起長期的父親研究發現,孩子若在五歲時有父親陪伴與照顧,長大後比無父的孩子更有同理心慈悲心。甚至等研究對象到了四十一歲,他們的人際關係較好,婚姻較為持久而美滿,有自己的孩子,也和朋友有共同娛樂。


父親關鍵能力:粗野與敢於冒險的遊戲天賦


其實研究顯示,經常被視為不適合參與教養的父性特質(如粗野的遊戲方式、冒險獨立性格、競爭、理性),正是父親發揮獨特影響的關鍵能力。
父親愛和孩子玩大肢體、操作型的遊戲,如抓到肩膀上坐飛機、騎馬打仗、堆樂高。研究發現,父親粗野的遊戲運動方式,帶孩子經歷激烈的情緒起伏,可藉此磨練社交技巧與冒險性格,讓孩子體驗競賽樂趣,大膽勇敢的測試自己的底限。



心理學家約翰.高特曼(John Gottman)指出,孩子從遊戲中體驗到害怕、卻又好玩刺激的情緒,他們會注意父親的暗示並做出回應。比如說,尖叫和咯咯笑能讓他開懷大笑因而延長遊戲時間;當父親宣布遊戲結束,他們必須學著從興奮中恢復平靜。
有的爸爸就會和小孩從事「媽媽不放心」的活動。例如,下雨時父女瞞著媽媽跑去淋雨,也可以玩得很開心。



當母親偏重於發展孩子的口語與社交技巧,父親往往提供了機械性、空間邏輯與數學等概念。
例如父親常抱著孩子旋轉跳舞,此外他會拿玩具用在不同的地方、用不同的方式遊玩遊戲。有的爸爸會刻意帶孩子繞路回家,培養方向感;或購物時讓小孩自己算術結帳,活用數學能力。


父親不可或缺的四種角色-父親終其一生都應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,但父職的角色內容應按照孩子的年紀發展而變化。


知名的父職研究者、現任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(NICHD)資深研究科學家麥可.蘭布(Michael E. Lamb)表示。
父親在孩子各成長階段最重要的角色如下:


0~5歲的幼年期

父親是不可或缺的安全第三者:《富爸爸不如好爸爸》一書提到,一歲起的嬰幼兒需要在心理上離開母親,追求獨立個體感,但之前對母親的倚賴可能讓他們在離開的過程中相當掙扎痛苦。此時父親必須成為那個「安全的第三者」,陪伴孩子、讓他們有自信在心理上離開母親,得以和母親以外的人建立關係。


6~12歲的學齡期

父親是具權威象徵的模範角色:學齡期孩子學著從他律轉為自律,此時父親應善用其權威感,為家庭設立規範,並以身作則發揮影響力,培養孩子內在的道德是非概念與自信。小時候媽媽說「等你爸爸回來就知道」,一句話就能讓使壞的孩子乖乖聽話。父母親雖都能扮演道德規範者,但父親的象徵意義較難以撼動,較適合執行管教任務。


13~18歲的青春期

父親成了兒子的競爭對手、女兒的第一段異性關係:青春期的男孩特別需要父親在身邊做為性別認同楷模,讓他了解自己將來的樣子。這時的男孩傾向跟媽媽較親、女孩跟爸爸較親。兒子先把父親當競爭對手,在各方面挑戰父親,隨後發展出類似父親的男子氣概。女兒則藉由與父親的互動,形成往後與異性相處的模式。


19歲之後

父親是精神導師:子女成年後,父親必須在職業選擇與生涯規劃上給予建議,鼓勵並支持他們的職涯發展。這在東方以父系為主的社會更為明顯。






0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