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擇性緘默症(英語:Selective mutism)
是一種社交焦慮症情緒障礙,患者有正常説話的能力,但在特定情境下就是說不出口。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把選擇性緘默症描述為兒童的罕見心理失調。選緘者在某些情境可以自在說話,在其他情境時卻因強烈的恐懼而說不出來,有些甚至肢體僵硬、表情木然(每140位便有一位緘默兒),若及早幫助可以痊癒,否則易衍生懼學、社交焦慮、憂鬱等,直至成人。然而由於缺少相關意識和資源,緘默者和家人往往被忽略和誤解、不知如何處理。
選擇性緘默的症狀表現維持時間顯然與害羞清況相異,患者長期不說話的情境,大多是家裡以外的地方,例如:學校、商店、公共場合等。而不說話的對象通常包括在那情境中的所有人,但有些患者仍可與家人或少數熟悉的朋友、師長小聲說話,部分較嚴重的患者甚至影響到其他的行為表現
「選擇性緘默症」的6個症兆
若孩子同時符合1和6,必須提高警覺、向外尋求協助:
1. 在學校上課、下課都不說話,連要求回答問題,也是沉默不語;但回家後可以與家人正常對話和互動
2. 面無表情,看不出孩子的情緒
3. 常讓人誤以為孩子不會說話
4. 孩子很少以口語表達自己的需求
5. 孩子會願意配合不需要出聲的工作,如抄寫聯絡簿等
6. 不說話的狀況會妨礙孩子的學業成就或人際關係
選擇性緘默症是廣泛性發展障礙或情緒障礙的症狀,可尋求語言治療師協助整治及改善。
治療模式
方式一:「行為治療」
行為學派認為,孩子不說話,乃是因為不說話可以得到更多好處,或者說話會得到不好的結果,所以應該加以「反制約」。比如,增強孩子的嘴部動作,使嘴巴動作趨近說話的動作,直到孩子可以真正說話為止,或者讓孩子觀看自己成功說話或與人互動的錄影帶。
方式二:「藝術或遊戲治療」(心理治療)
心理治療法取向專注於發現並解決潛在的內心衝突,由於兒童不說話,所以治療目標就是確認並且解開心理內在衝突,可以利用藝術或遊戲做為媒介,幫助溝通。相關的方法包括個別的或團體的遊戲治療、個別家庭成員的諮商、親子諮商、及藝術治療等。
選擇性緘默症約在2歲多至4歲發病,直到學校的情境才會被診斷出來,通常延遲4年後才會接受評估。
孩子有害羞,退縮特質,對於環境慢熟,也有較多沉默寡言內向的清況,因此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只是害羞不愛說話,甚至覺得長大就會好,但是孩子常常到小學的年紀不敢說話、交不到朋友,或是合併社交畏懼症,甚至被霸凌也不敢說,最後畏懼上學,因此早期發現、早期療育是非常重要。
選擇性緘默症也會合併發展障礙之問題,如: 構音問題、口吃、語言表達障礙、認知發展與動作發展障礙,因此需轉介”發展遲緩兒童評估中心” 接受全面的發展評估。
挪威的學者研究: 以學校為基礎的認知行為治療治療30位選擇性緘默症, 發現 3 -5 歲治療效果比6-9 歲於5年的追蹤好,愈早治療愈好,以免不說話的行為固著化
童樂語言治療所
目前針對 語言治療、藝術治療、心理輔導
皆有專業師資可提供協助,如有需要可安排自費課程諮詢,協助治療
✨✨✨✨✨
童樂語言治療所
🏠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撫順街41巷1-6號
(民權西路站1號出口)
💡聯絡方式:
請點我 FB粉絲專頁私訊
請點我 Line帳號:@957liqew
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Facebook